在涂料与油墨的生产中,色差问题常让企业倍感困扰。它不仅影响产品外观,还可能引发退货、损害品牌声誉。而一款合适的颜料分散剂,正是解决色差的关键。以下从成因、作用机制两方面,解析如何通过科学选用分散剂提升生产合格率。
一、色差问题的核心成因
色差主要由颜料颗粒分散不均导致。若分散剂性能不足,颜料颗粒易团聚或沉降,引发以下问题:
1、局部浓度过高:涂层厚度不均,颜色深浅不一;
2、体系稳定性差:储存或运输中颜料分层,批次色差明显;
3、研磨效率低:颜料未充分解聚,着色力下降,增加成本。
此外,分散剂与树脂体系兼容性不佳,也可能导致絮凝或浮色,加剧色差。例如,水性体系中若分散剂亲水性不足,颜料易沉降;溶剂型体系中若分散剂与树脂相容性差,则可能引发浮色。
二、颜料分散剂的作用机制
颜料分散剂需具备以下功能:
1、防止团聚:通过静电斥力与空间位阻,分散剂吸附于颜料表面形成双电层,长链结构阻隔颗粒碰撞。例如,含羧酸基团的分散剂可在碱性条件下解离,产生负电荷,增强颗粒间斥力;
2、提升润湿与渗透:降低颜料与树脂界面张力,使分散剂快速包裹颜料,提高研磨效率。例如,含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分散剂可通过疏水基团与颜料结合,亲水基团与树脂相容,改善润湿性;
3、适配树脂体系:根据树脂类型调整亲水/亲油基团比例,确保体系长期稳定。例如,水性丙烯酸树脂需选择亲水性强的分散剂,而溶剂型聚氨酯则需兼顾亲油性与分散性。
从技术原理看,分散剂的性能取决于其分子结构设计。例如,聚羧酸盐类分散剂通过调节侧链长度与密度,可优化空间位阻效应;聚酯类分散剂则通过引入极性基团,增强对颜料表面的吸附能力。此外,分散剂的用量、添加顺序及研磨工艺参数(如温度、转速)也会影响效果。
解决色差需从分散剂性能、工艺参数及体系适配性综合优化。选择适配的分散剂,不仅能提升合格率,还能降低成本。若您正面临色差问题,建议从以下方向入手:
1、分析体系特性:明确树脂类型、颜料种类及溶剂体系;
2、评估分散剂性能:关注分子结构、亲水/亲油平衡值(HLB)及分散效率;
优化工艺参数:通过小试确定合适颜料分散剂用量与研磨条件。
科学选用颜料分散剂,是保障涂料与油墨品质的关键一步。若您在选择分散剂时遇到任何疑问,欢迎随时咨询我们,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帮助,确保您获得好的分散效果和产品质量。
联系人:王经理
24小时手机:139-2437-9085
QQ:3783102859
微信:139-2437-9085
邮箱:3783102859@qq.com
地址: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园区信息路4号7栋203室
© 2024 广东中泰联华新材料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(粤ICP备2024250651号-1)
网站地图